疫情趨緩一些,小公主也又開始去上她喜歡黏土捏塑課❤️
隔了好一陣子,老師都說小公主又長大好多,上課好投入好專心👍
不過,這次媽媽發現小公主在上課時,
老師在教小朋友做章魚🐙的眼睛時,
說到可以做可愛彎彎眼睛、或是做俏皮眨眼時,
小公主突然轉頭小聲的跟媽媽說「我都不喜歡!我要我的章魚🐙是圓圓大大的眼睛👁️,我要做圓圓的眼睛」
媽媽聽了真的覺得很好笑😂沒想到小公主已經有自己的想法有主見了!
⭐️其實,小朋友三歲有主見有想法,都是因為從一~二歲的「不要不要」發展而來的!
讓孩子有想法有選擇,可以幫助小孩發展他們的獨立性、自治能力、和自信心,從而增加小孩的配合度。
但是我們在做的時候還是有一些小秘訣在喔☝️
媽媽提供一些平時做的
讓孩子選擇小訣竅
給大家❤️
1️⃣ 給孩子足夠的資訊
給孩子選擇前,要給予一些資訊,好讓他們做出正確選擇。如出門穿衣服前,告知天氣。
❌要出門了,妳要穿什麼?
✅今天好熱☀️,穿涼爽一些比較舒服喔!
✅今天天氣不錯,我們去公園騎腳踏車,選方便活動的衣服和鞋子喔!
2️⃣ 限量的選擇
對孩子來說,選擇項目的不是越多越好,這樣孩子不僅會混亂也會無從選擇。媽媽基本上選擇項目就兩個,頂多三個。
❌你中午要吃什麼?
✅妳今天要吃乾麵還是湯麵?
❌你想要玩什麼?
✅妳想要看書還是畫畫?
3️⃣ #適合孩子年齡的選擇
通常媽媽讓泰迪選擇都是一些比較無關痛養的生活小事,但是如果有關係到孩子的健康、安全,或是會影響別人的事情或安全,那當然不會讓泰迪做主。
4️⃣ #自己承擔自己的選擇
自己的選擇要有承擔的責任!如果任意讓孩子選擇而不教導承擔選擇的後果,反而是更嚴重的事情!
記得有一次泰迪跟媽媽說想吃鮭魚飯,媽媽準備好以後,泰迪說,她不想吃了,想吃烏龍湯麵,那時媽媽就會告訴泰迪,這是她自己的選擇,媽媽也是依照她的選擇準備好餐點給她吃,所以,這餐沒有烏龍湯麵,要她記起選擇的重要性與責任的存在,如果真的很想吃烏龍湯麵,那麼把這餐吃完吧,下一餐可以幫她準備烏龍湯麵。
5️⃣ #尊重別人的選擇
要讓孩子知道,不是只有她有選擇的權利,我們也有,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選擇。如有時候,媽媽真的太累了,身體真的不太舒服,媽媽就會跟泰迪說「今天媽媽身體不太舒服,中午泰迪選要吃飯飯,晚餐換媽媽選喝雞湯和吃麵好嗎?我們一人決定一個」